
迭痕—杜小同人物畫展
開幕時間:20240425 1530
展覽時間:20240425-20240520
展覽地點:南京芥墨藝術館(南京市玄武區中心路302號創意中心產業園)
出品人:魯文
學術主持:于量
策展人:葛高路
人物之一 53cm×35cm-紙本水墨-2024
藝術是一個人的實踐
文·杜小同
一
十幾年前的一天,在煙臺動身的綠皮火車上,想起一個疑問:什麼是藝術。火車上的十幾個小時,反反復復。都畫了許多年了,若有人提問這樣的疑問,我答不出來的。直至今日,人人都是藝術家。我想我也無法給出一個滿意的答案。
回頭看,好像我的許多疑問都沒有明確的答案。疑問就這麼擱置,摞起來。比如,許多年前,畫了《畫室》組畫,畫了《雨》組畫,但我無法思索明了,形象,形體,關于視覺的諸多那些元素,格式,結構包含有美感和我有什麼關系。世足 和局 運彩所以中間許多年我都不知足關于格式試探的疑問。否決這種格式語言的試探對于我的意義。經常有人問我,你想表白什麼的時候,我竟語塞。
許多年以后,我才堅持的以為,一根線條本身是有氣力的。一條線,一塊顏色, 甚至是一堆廢品。
許多年以后,我甚至偏執的以為,藝術史便是空間建構的歷史。
需要這麼一個空間來承載你的能量。無論是繪畫還是音樂,都需要這麼一個空間。在西方,藝術家甚至為了這個空間的純粹性,去掉了它的宗教,歷史,文學,風景,肖像等等原先承載的內容,進入抽象的表白。他們還不知足,空間的利用對于許多藝術家已經不再局限在平面畫布中。
空間,不僅是視覺的需要,更是心理,精神的需要。絕對平面的藝術不存在,顧愷之、倪瓚、八大、蒙德里安、馬列維奇、甚至剪紙藝術也不能是平面的。盡管他們採用了平面語言。
二
空間的創建過程,是語言的展現過程。語言靠理性,但更需要直覺。直覺和感到的調撥是主動的。有感到的藝術才動人。
感到重要來自天運彩 網球 總局數份,是他人無法獲取或無法替代。但為什麼大多數的藝術家在差異的階段有差異的感到,逐步才走到被眾人熟知的藝術風格,中間也可能有多種展示的藝術面貌。所以后天的知識結構,試探實踐,才是百家樂 計算 程式推動感到走向藝術成熟至關主要的。但沒什麼是最主要的。必要給出一個,那便是一個人完整的生命體驗,超出身體經驗的那部門能量的獲取最主要。那是熟悉世界的突破,這是超我的。
好的藝術一定是豐滿的,元氣充盈的。這是一個通過藝術家的精神深度,審美高度,思想的力度給自己建構的獨特空間。在這個空間里,藝術得以完滿展示。
杜小同
1972年生于陜西富平,1995年結業于西安美院附中,1999年結業于中心美院國畫系水墨人物畫室獲學士學位,20年結業于中心美術學院中國畫學院獲藝術碩士學位 ,曾任教于魯東大學藝術學院,現供職于江蘇省國畫院。
作品賞析
人物之二38cm×24cm-紙本水墨-2024
人物之三35cm×25cm-紙本水墨-2024
人物之四33cm×24cm-紙本水墨-2024
人物之五35cm×265cm-紙本水墨-2024
人物之六35cm×26cm-紙本水墨-2024
人物之七365cm×255cm-紙本水墨-2024
人物之八45cm×235cm-紙本水墨-2024
人物之九
525cm×35cm-紙本水墨-2024
人物之十53cm×35cm-紙本水墨-2024
人物之十一53cm×35cm-紙本水墨-2024
人物之十二53cm×35cm-紙本水墨-2024
人物之十三53cm×35cm-紙本水墨-2024
人物之十四53cm×35cm-紙本水墨-2024
人物之十五53cm×35cm-紙本水墨-2024
人物之十六53cm×運動彩討論35cm-紙本水墨-2024
人物之十七40cm×34cm-紙本水墨-2024
人物之十八
36cm×31cm-紙本水墨-2024
人物之十九34cm×35cm-紙本水墨-2024
人物之二十
32cm×31cm-紙本水墨-2024
學術總監:劉大石
出品人·主編:王成業
特邀編制:楊公拓 責編:劉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