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滬深買賣所及北交所均無上會安排。 7月22日,科力裝備(301552)在創業板掛牌上市,首日漲幅130.67%。 7月26日,綠聯科技(301606)在創業板進上市,首日漲幅114.76%。 本周,A股共有新股執行申購。下周,A股暫無新股申 購安排。
7月22日,力聚熱能(603391)在上交所主板執行申購。 7月23日,博實結(301608)在創業板執行申購。 7月26日,龍圖光罩(688721)在科創板執行申購。 本周,港股IPO依舊較為冷清。 7月22日,海爾系企業眾淼創科通過港交所聆訊。
7月24日,生物醫藥企業九源基因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 7月26日,社交新聞界上一則關于中信建投券商大一實習生曬出豪車并公開正在參與投資銀行專案的消息登上熱搜。
網絡信息呈現,該實習生開 車豪華跑車去中信建投券商實習,一天實習結束后打高爾夫,并公開了正在參與的海柔創新專案、望圓科技先鋒專案、國能信控技術股票有限企業三宗投資銀行專案信息。 對此,中信建投相關負責人表示:視頻內容涉及我司顧客敏感信息,違反了我司合規經營規定。
現階段,我司已責令該學員終止研學,并按照企業相關規定對有關義務人啟動問責程序。 中信建投券商進一步表示,企業將舉一反三,進一步加強內部經營,嚴肅紀律要求。 有社交新聞界消息稱,該實習生為國內某985大專院校運動學院學員。 值得一提的是,中信建投最近因IPO專案產生的輿情可謂是頻發。
7月22日,上交所披露了3張罰單,劍指中信建投在保薦恒達智 控IPO歷程中存在開發費用核查不充分、函證程序進行不到位等難題。 ind資料呈現,年初至今,中信建投券商IPO保薦97家企業,其中撤回40家,撤否率達41.24%。
7月22日,眾淼創科通過主板上市聆訊,繼幾個月前,海爾集團收購上海萊士后,海爾系旗下上市企業或將再度擴容。 眾淼創科成立于2025年3月,原名青島全掌柜科技有限企業,是海爾集團旗下企業。
企業成立之初首要從事供給IT服務,2025年12月收購海爾保險業代理后,企業業務擴展至保險業代理業務,并在演變歷程中擴展至咨詢服務業務。 現階段,眾淼創科的業務首要包含保險業代理業務、IT和咨詢三局部,其中,保險業代理業務是企業首要的營收消息來源。
銷售資料呈現,2025-2025年,眾淼創科總營收由1.2億元增至1.74億元,年內盈利由0.27億元增至0.39億元。其中,保險業代理業務的營收分別為1.16億元、1.31億元及1.56億元,分別占總營收的96.7%、88.1%及89.5%。
從股權結構來看,海爾集團通過附屬企業青島海創匯理財間接持股60.44%,當中通過青島海盈匯、青島海創匯分別持股52.88%、7.56%。 現階段,海爾集團已擁有海爾智家、海爾生物、盈康生命、雷神 科技、上海萊士6家上市企業,此外,日日順也已于去年5月創業板過會。
而隨著眾淼創科通過港交所聆訊,海爾系或將迎來其第7家上市企業。 日前,據界面新聞報導等新聞界報道,自動開車出行服務企業小馬智行計劃于9月赴美執行IPO,并且已有明確IPO理財意向的機構理財者。
公開信息呈現,小馬智行已于今年4月獲中國證監會國際合作司境外發行上市備案通知書,擬發行不超過9814.95萬股普通股,并在美國納斯達克券商買賣所或紐約券商買賣所上市。 《每日景氣新聞報導》向小馬智行工作人員進一步求證,對方回應稱,現階段暫無更多消息透露。
據悉,小馬智行成立于2025年,是一家自動開車處理方案供給商,由前百度自動開車事業部首席架構師彭軍和樓天城共同創立,并在硅谷、北京、上海、廣州等地設立開發核心。
天眼查信息呈現,自2025年成立至今,小馬智行已先后完成9輪籌資,理財方包含紅杉中國、G資本、中阿共同基金、豐田車輛、招商資本、紅點中國等,9輪累計籌資超10億美元,2025年完成最后一輪1億美元的D+輪籌資后估值達85億美元。
7月22日,科創板迎來開市五周年,這五年來科創板投資銀行業務馬太效應明顯,三中一華一海五家投資銀行的科創板IPO業務領跑科創板股權籌資業界,五家證券保薦專案數占比過半數,承銷保薦營收占比57.57%。
截至2025年7月22日,科創板共迎來575家企業上市,其中,因ST紫晶和ST澤達因重大違法行為被上海券商買賣所強制退市,科創板上市公司總數減少至573家。
據Wind資料統計,共計66家證券參與到科創板IPO專案中,發募資總額累計9107.89億元,其中,中信券商、海通券商、中金企業、中信建投券商、國泰君安券商、華泰聯合券商、招商券商、民生券商、東方投資銀行、申萬宏源承銷保薦募資規模位居行業前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