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來源:上海券商報 文: 韓宋輝 上海券商報採訪者從相關通路獲悉,綦相已出任國家金融監督經營總局上海監管局局長。 根據金融四十人論壇官網信息,綦相,博士,畢業于北京大專院校、中國人民銀行業分析生部。
綦相曾任原銀監會審慎規制局副局長、原銀保監會辦公廳副主任、原銀保監會新聞報導發言人、原銀保監會法律部主任等職務。調任上海金融監管局之前,綦相在金融監 管總局擔任法律司司長,兼任新聞報導發言人。 根據金融監管總局內設機構安排,法律司負責起草相關法規法律草案;擬訂相關監管制度;
承擔合法性審查、法規咨詢服務、行政復議、行政應訴等工作。 去年12月底,金融監管總局法律司發文詳細剖析了金融監管總局去年11月所刊登的《商務銀行業資本經營辦法》背后的商務銀行業資本監管思路。
金融監管總局法律司在文中表示,從我國銀行業業演變來 看,隨著我國景氣持續演變,人民對金融服務市場需求的持續提升,銀行業業務持續創新,復雜程度也相應提升,必須更加精細化的危險經營方式和先進的危險計量手段。
銀行業應充分了解掌握首要規則變化,深入研究對業務管理的衝擊,發揮好資本監管對銀行業資源配置的引導作用。
金融監管總局法律司覺得,要深化資本應用,把資本基準融入日常管理經營,不斷擴大計量績效在顧客準入、信貸政策、借款定價、減值準備、景氣資本、考核評價等各範圍的運用,以應用為導向,以計量促經營,增加全面危險經營水平。
去年12月,金融監管總局資本監管分析課題團隊在《中國金融》雜志發表了《構建中國特色不同化資本監管體系》的署名文章,綦相排在課題團隊成員首位。 文章對全球銀行業機構的資本監管執行了充分的比較與論述。
文章表示,從全球實踐來看,一些國家和地區的監管機構在差異程度上實施了監管匹配性措施,包含采用相對簡化的資本監管規則,以及簡化信息披露模板、降低信息披露頻率要求等。比方說,歐盟銀行業監管局將財產規模小于50億歐元的銀行業定義為小而非復雜機構,適用不同化的資本監管措施。
文章覺得,不同化監管是國際通行做法和良好實踐,符合我國銀行業業演變必須,對于提升銀行業業資本監管的有效性、推動銀行業業提升危險經營水平和服務實體景氣質效具有重大意義。 具體來看,不同化資本監管框架與我國銀行業業結構、危險特征相匹配,統籌兼顧危險防范和降低合規開銷。
從三檔銀行業結構來看,首先、其次、第三檔銀行業財產占銀行業業總財產比重分別為82%、17%、1%。其中,大型銀行業、股票制銀行業以及局部頭部城商行和農商行屬于首先檔銀行業,對標國際基準,適用較為復雜的資本監管規則,有利于引導其提升危險經營精細化水平、不斷增強國際競爭力。
據新聞界報道,2025年6月,時任原銀保監會辦公廳副主任的綦相曾在陸家嘴論壇浦江夜話上圍繞上海進一步建設發達的國際金融核心發表看法。 綦相覺得,支撐著一個發達的、能面向將來的國際金融核心,必須有幾個堅實的支柱。
首先就是一個金融機構的體系,能擁有一個管理穩健、治理良好,要點是有優良的危險文化的金融機構體系很重要,特別是監管者,因此監管者要更多關注審慎監管的內容,更關注危險經營。
不只僅要看硬指標,還要看管理危險的指標,還要看所謂危險的文化,就是一家機構是不是敬畏規則,是不是能夠以優良的危險偏好、優良的危險策略、優良的危險經營的實踐來取信于業界,這也是很關鍵的。綦相說。 其次,是要有一個有深度、有廣度、開放的、活躍的、有韌性的,並且是支持可不斷演變的金融業界。
他覺得,這個金融業界的建設步伐邁得非常快,能具備這些特征的金融業界一定是一個備受尊敬的業界,也會是一個很有效能,在配置資源和輻射服務方面能發揮更大作用的業界。 第三,要有一張有效的金融安全網,這張金融安全網里邊有大量要素。綦相覺得,一方面要有一個有效的銀行業監管體系,監管一定要有效;
還要有一個早期的干預框架;要有有效的儲蓄保險業制度,中國人民銀行業及時發揮最后借款人的機能。 第四,要有運行高效、安全可靠、社會公信力非常高的金融基石設施。一說到金融基石設施,大家就容易想到是硬件,事實上這里面既有硬件也有軟件。
他說,硬件自然有支付結算系統等等,軟性的金融基石設施實際更加重要,比如法治、信用環境、信息披露、會計、審計制度、外部信用評級、中央買賣競爭對手方的服務等等。 最后,他提到,上海是我國金融人才最富集的地方,像金融、法規、科技這些都云集在一個金融核心里面,做出了大量貢獻。
一個金融核心必須以包容的心態吸納各種各樣的人才,使各路的人才如水之歸海,就能建設一個更理想的國際金融核心。綦相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