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 共同基金二季報已刊登結束,在上半年坐山車般的股票市場行情下,各家共同基金的銷售展示可謂一言難盡。這里,僅就財產規模前10的共同基金企業權利商品的展示,做一些追蹤研究。
截至7月26日,國內公募共同基金總財產30.79萬億元,其中,公債型共同基金10.54萬億,法幣型共同基金13.19萬億,姑且將剩下的共同基金視作權利共同基金,則總計7.06萬億,占整個共同基金財產的比例為22.93%。
具體到財產規模前10 的共同基金企業,資料呈現,TOP10共同基金企業的財產規模均出現成長,其中,易方達共同基金、華夏共同基金、廣發共同基金的規模提高2025億以上,南方共同基金提高1844億。除了匯添富共同基金提高973億,其他共同基金財產提高均在1000億以上,1500億以下。
不過,具體到權利類商品,財產規模在同期并不是都出現了同步成長,相反,有4家共同基金企業的權利財產出現下滑,它們分別是:廣發共同基金縮 水234億,匯添富共同基金縮水152億,鵬華共同基金縮水106億,天弘共同基金縮水21億。
從權利商品財產占比上看,只有華夏共同基金、易方達共同基金、嘉實共同基金、富國共同基金占比超過30%,匯添富共同基金、南方共同基金、廣發共同基金在20%-30%之間,博時共同基金、鵬華共同基金與天弘共同基金權利財產占比均低于20%,以法幣共同基金聞名的天弘共同基金權利占比僅9.51%。
進一步研究可以發現,各家共同基金企業持倉前10 股份的市值差別非常大,占比也非常懸殊。 二季報呈現,TOP10公募共同基金持倉前10 股份市值首先陣營是易方達共同基金、華夏共同基金,分別是1182億、998億;
持倉前10股份市值規模其次陣營是嘉實共同基金、匯添富共同基金、廣發共同基金,分別是378億、334億、301億;剩下共同基金企業持倉前10股份市值規模均低于300億。 從規模上看,股份持倉前10市值上千億的僅易方達共同基金企業一家。
從持倉前10股份市值占比看,超過6%的共同基金企業,就易方達共同基金、華夏共同基金兩家。其中,華夏共同基金權利占比6.73%。換句話說,以持倉前10股份市值占比而言,華夏共同基金居于TOP10 共同基金排名首先。占比超過3%的兩家,分別是嘉實共同基金、匯添富共同基金;
超過2%的兩家,分別是富國共同基金、廣發共同基金。其余4家共同基金企業,持倉前10股份市值占比均低于2%。 在TOP10 共同基金企業持倉前10股份名單中,差異共同基金企業名單差異,同一股份即使在差異共同基金中出現,位次也不相同。
根據各家共同基金企業從1到10的名單中,某家上市企業出現的位次、頻次與累計持股票市場值,做了一個粗略統計。 資料呈現,持倉市值前3位的企業分別為:貴州茅臺、騰訊控股、寧德時代;排在第四、第五的分別是:五糧液、美團-W;剩下的5家企業分別是:長江電力、招商銀行業、中國海洋石油、邁瑞治療、紫金礦業。
中立而言,這個持倉排列,大致反映了TOP10 共同基金上半年操作中的幾個重點方向:首先,對局部行業龍頭的堅守,比如貴州茅臺、寧德時代、邁 瑞治療;其次,對香港業界科技股反彈的把握,比如騰訊控股、美團-W;第三,對高分紅高股息股的配置,比如長江電力、中國海洋石油、招商銀行業、紫金礦業。
注意到,共同基金財產規模與商品數量并不簡潔成正比。 以財產規模TOP10共同基金企業來說,財產規模首先的易方達共同基金企業,共同基金數量717只;財產規模排名其次的華夏共同基金企業,共同基金數量789只;規模排名第三的廣發共同基金,共同基金數量733只。
資料呈現,截至7月24日收盤,TOP10共同基金企業中,凈值上漲超過20%的商品都不多,總計39只。這些商品多為權利商品。顯然,在今年以來劇烈震蕩的業界行情中,能得到20%以上的收益相當困難。
從各家共同基金漲幅前3的商品看,收益展示較優良的商品,首要分布在以下範圍:首先,理財海 外尤其是美股的QDII;其次,追蹤銀行業、電力等高利息股的ETF;第三,跟蹤或掛鉤黃金等貴金屬的商品。 這樣的銷售分布,與業界今年以來的熱點展示基本一致。
此外,還統計研究了TOP10 共同基金企業跌幅超20%的商品。資料呈現,這類商品總計274家,遠遠超過漲幅20%的商品數量。
結合這些共同基金企業跌幅前3的商品分布,發現,今年以來,頭部共同基金企業跌幅較大的商品,首要有以下幾類: 首先,北證50成份指數共同基金,這是今年以來共同基金商品下跌的重災區,相關商品跌幅都在30%以上;其次,新能源、光伏、治療等賽道股,跌幅都在30%左右;
第三,科創板、新材料等相關商品,跌幅也都在2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