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深圳后,北京、上海的不動產改善政策終于落地。 12月14日,北京進一步改善修正不動產政策。其中,對普宅的建筑坪數、價錢基準執行了適當上調;與此同時下調新發放房屋貸款最低頭期款比例并延長借款期限,首套房屋貸款最低頭期款比例降至30%;
二套房屋貸款最低頭期款比例下調為城六區50%、非城六區40%,房屋貸款年限由現階段最長25年恢復至30年。此外,12月15日起還將降低商務銀行業新發放房屋貸款利息率政策下限。 同日,上海宣布自12月15日起改善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
其中,首套房商貸利息率下限修正為不低于相應期限借款業界報價利息率減10個基點,最低頭期款款比例修正為不低于30%;二套房商貸利息率下限修正為不低于LPR加30個基點,最低頭期款款比例修正為不低于50%;
自貿區臨港新片區以及嘉定、青浦、松江、奉賢、寶山、金山6個行政區全域實行不同化政策,二套房商貸利息率下限修正為不低于LPR加20個基點,最低頭期款款比例修正為不低于40%。
業內人士覺得,北京、上海此次政策改善力度較大,涉及面較廣,從降低購房開銷和購房門檻上全面發力,有利于促進剛需和優化性住房市場需求釋放,尤其是有利于二套優化性住房市場需求。北京、上海釋放的積極信號,或將明顯提振全國業界信心。
14日凌晨,美聯儲最新決議呈現維持聯邦共同基金利息率在5.25%-5.5%區間不變。隨 后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罕見釋放了偏鴿信號,表示緊縮周期或許已經結束,降息已納入考量中,這意味著美聯儲基本確認法幣政策轉向,寬松法幣政策將于明年啟動,點陣圖預計美聯儲2025年將有三次降息預期。
受此消息驅動,美元指數承壓,顯著下滑。業界危險偏好回升,非美法幣明顯反彈,盤中離岸人 民幣兌美元匯率快速升值超500個基點。
一德合約匯市研究師車美超表示,短期美元指數走弱以及中美利差進一步收窄,人民幣的外部貶值心理壓力大幅減輕,疊加年底季節性結匯市場需求旺盛提振人民幣匯率,歲末年初預計短期對人民幣匯率有一定支撐。年內美元兌人民幣匯率或維持在7.1一線震蕩,業界價繼續向中間價靠攏。 周五午后,A股票市場場風云突變。
下午開盤僅四分鐘,上證指數、創業板指就由漲轉跌,再次翻綠,多個板塊出現下探。隨后,富時中國A50指數合約午后轉跌,此前一度漲1.5%。 外資方面,上午一度凈流入近60億元,午后13:47左右,已經凈流出近6億元,這意味著整個業界在午后開盤不到一小時,外資凈流出達到了65億元以上。
到收盤時,外資流出高達41.66億。換句話說,下午總共流出超過100億。 那么,究竟發生了什么?研究人士覺得,或許與外圍一則消息有關。 當天午后,各大群忽然有一則路透社的消息刷屏,相關內容涉及2025年赤字率水平。
或許是由于這個資料低于業界預期,造成整個業界的多頭情緒受到了較大沖擊,進而引發了跳水殺跌行情。 不過,從整個報道來看,這則消息來自兩名消息人士,并未獲得官方證實,其準確性還有待觀察。但當下,業界寧信其有,而不信其無的情緒彌漫,業界信心和趨弱預期仍有待扭轉。
股票市場其實就是一面鏡子,今年下半年以來,預期轉弱逐步成了一個大難題,仍必須花大力氣,以快刀斬亂麻的方法破解。 此外,外圍的潛在利空也在顯現。據路透社消息,12月15日,根據調查,21%的景氣學家表示,日本中央銀行將于明年1月開始逐漸解除超寬松法幣政策。
84%的景氣學家在他們的季末預測中表示,日本中央銀行將在2025年結束負利息率政策,相較于11月調查的71%和10月調查的54%。88%的受訪景氣學家覺得日本中央銀行將結束收益率曲線控制(YCC)政策;12%的受訪景氣學家覺得日本中央銀行將再次修正YCC。
截至12月14日,2025年以來內地資本業界已有47家企業完成退市,其中44家強制退市,1家主動退市,2家重團隊退市。潛在退市企業還在繼續增多,*ST柏龍、*ST華儀、*ST泛海等企業近期接連刊登公告,披露退市危險。今年以來,監管部門退市態度堅決,堅持應退盡退,強制退市彰顯威力。
重大違法類退市情形增多是今年的一大新特征。我們注意到,歷史上因欺詐發行、財務造假而被以重大違法退市程 序強制退市的企業只有5家,今年則已有10家企業因觸及重大違法退市基準被強制退市或實施退市危險警示。其中,退市澤達、退市紫晶、計通退均觸及重大違法退市基準。南開大專院校金融演變分析院院長田利輝說。
2025年以來,在全面注冊制和退市新規的共同作用下,A股退市房型出現了諸多變化。科創板迎來首批退市公司便是其中之一。退市澤達、退市紫晶涉欺詐發行等重大違法行為,被實施重大違法強制退市,成為科創板首批退市企業。
針對上述違法行為,證監會采取了罰款、業界禁入等處罰措施,也意味著退市制度改革中的法治化原則獲得進一步鞏固。開源券 商副總裁、分析所所長孫金鉅說。 與此同時,由財務銷售惡化引發的退市案例依舊較為常見。
在年度收入低于1億元且凈盈利為負值年度每股凈財產為負數退市危險警示企業被出具保留意見、無法表示意見或者否定意見觸發退市等指標下,曾經的不死鳥無處遁形。截至現階段,今年已有超過20家公司觸及此類指標。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12月14日,今年強制退市企業已有44家,超以往年全年水平,一大批空殼僵尸害群之馬被集中出清,資本業界優勝劣汰能上能下有進有退的改革目的正在逐漸實現。 12月15日,在東方甄選CEO孫東旭向網友道歉次日,孫東旭今年減持新東方套現超2億話題沖上熱搜。
新東方在線遞交給港交所的文件呈現,孫東旭分別在2月7日和2月8日連續執行了兩次減持,持股比例從1.57%降到了1.18%,總計套現2.17億港元。此外,新東方在線進行董事兼CFO尹強也在2月9日,減持100萬股企業股票,套現約6159萬港元,兩位高管的減持一度引發新東方在線股價大跌20%。
12月14日晚,羅永浩現場直播搭檔王拓在交個朋友的現場直播間談及孫東旭的行為,表示其瘋掉了,對錢沒有太多預期,或許是賺夠了。今日截至發稿東方甄選下跌超4%,股價自上周五收盤價已跌去20.8%。
12月13日,馬斯克在社交新聞界上公布特斯拉的其次代人形機器人Optimus Gen2的商品演示,預計將于本月內刊登。視頻呈現,Optimus其次代機器人擁有人工智慧大模型的加持,體重比一代減少10kg,步行速度加快30%,身體控制能力增強;
手部關節全新升級,活動更加當然,手指局部搭載觸覺感測器,似乎能更精準地抓握細小易碎物品,如抓雞蛋等動作。與此同時,Optimus二代還可以做多個深蹲動作,呈現出其平衡能力有所增強。
值得一提的是,馬斯克x人工智慧的競品、Open人工智慧開發的ChatGPT社交賬 號也轉發了該視頻稱,非常高興見到你,Optimus,所以這似乎表明,全新的Optimus商品內置了ChatGPT大模型技術能力。廣發券商提出,人形機器人產業化潮流之潮已至,等待行業0-1拐點的到來。
近段時間以來,國際金價一路飆升,12月4日,COMEX黃金合約一度站上2150美元盎司關口,現貨黃金一度漲至2144美元盎司,均續刷歷史新高。此后,黃金價錢在歷史新高附近進入震蕩修正。
由于金價的亮眼展示,今年以來全業界首要的黃金賽道主題共同基金熱度再起,多只黃金ETF均取得超12%的年收益率,且規模也得到大增。 Wind資料呈現,富國上海金ETF、建信上海金ETF、南方上海金ETF、中銀上海金ETF、華安黃金易ETF、博時黃金ETF年內漲幅均超13%。
規模方面,華安黃金易ETF財產規模從年初的97.24億元升至現階段的120.91億元,是現階段規模最大的黃金ETF;博時黃金ETF緊隨其后,從年初的63.85億元升至現階段的74.12億元;易方達黃金ETF規模從年初的32.84億元升至現階段的47.84億元。
金價在歷史新高附近區域波動加劇是正常現象,理財者既不應在業界超買狀態下過度狂熱,也不應在其突破失敗后而徹底喪失信心。
博時黃金ETF共同基金經理王祥覺得,從中長期角度看,明年美聯儲政策寬松與美元的走弱仍是大概率路徑,結合諸多景氣體進入選舉年,地緣博弈的烈度也仍將保持較高水平,待短期拋售情緒釋放后,黃金仍將再次回歸其中長期上行路徑。
國泰黃金共同基金經理艾小軍覺得,全球地緣政治紛繁復雜,地緣政治危機成為衝擊全球政治景氣的最大不確定性。在美聯儲政策臨近轉向降息、多頭平倉心理壓力釋放后,國際金價有望不斷走強。
12月14日,南方中證政策性金融債指數A、博時民豐純債公債、博時富業3個月定開債發起式、海富通恒豐定開債等77只商品刊登了分紅公告。資料呈現,年內公募共同基金的分紅總額已達到2047.85億元。
資料呈現,今年以來有2659只公募商品執行了分紅,其中,89只股份型共同基金年內合計分紅97.51億元,同比提高6.62%;253只混合型共同基金合計分紅146.04億元,同比明顯下降;公債型共同基金依然是分紅主力,2307只公債型共同基金合計分紅1745.26億元,同比提高8.64%。
具體來看,有14只商品年內分紅總額超過10億元,其中10只商品為公債型共同基金,長城悅享增利公債A分紅總額接近26億元,鵬華中債1-3年農發行公債指數C、中銀券商匯嘉定期開放公債分紅總額均超過18億元。
中金安徽交控REIT是REITs共同基金中唯一一只年內分紅總額超過10億元的,興全綠色理財混合是混合型共同基金中唯一一只分紅總額超過10億元的,股份型共同基金中上榜的是華夏上證50ETF與華泰柏瑞滬深300ETF。
另外,泓德豐潤三年持有期混合、匯添富中證800ETF、海富通改革驅動混合等545只商品年內分紅總額上億元。
從分紅次數看,南華價值啟航純債公債A、南華價值啟航純債公債C、華泰紫金月月發1個月滾動公債發起A年內分紅次數為11次,工銀1-3年國開債指數A、工銀1-3年國開債指數C、工銀1-3年國開債指數E、工銀1-3年農發債指數A、工銀1-3年農發債指數C、華泰紫金月月發1個月滾動公債發起C、嘉實超短債公債
A等11只商品的分紅次數均為10次。 局部權利共同基金今年積極分紅,資料呈現,年內分紅總額超過1億元或分紅次數在3次以上的股份型共同基金、混合型共同基金共有89只。
業內人士提出,雖然分紅次數、金額與商品銷售無直接關系,但分紅是經營人回饋理財者的重要方法之一,依然具有積極意義,通常運作良優良的共同基金才能做到對持有人執行不斷分紅,持有人也能得到較優良的理財體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