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變更了印度現代藝術格局的拓荒性藝術家和社會行動者維萬·桑達拉姆辭世,享年79歲。同樣享有盛名的日本音百家樂和賠率樂家坂本龍一也因病謝世。桑達拉姆的作品正在第15屆沙迦雙年展展出,展覽也是已故策展人奧奎·恩維佐生前的最后一次策展。坂本龍一則經常以藝術家的方式參與社會,他生前最后的講話仍在關懷環保。
在京滬兩地,西泠印社副社長李剛田出版《極簡中國篆刻史》;藝術家柴一茗等舉辦個展。《澎湃新聞·藝術評論》一周藝術人物,報道并評析內地外的藝術話題人物及熱門事件。
新德里|維萬·桑達拉姆
79歲辭世,他變更了印度現代藝術格局
維萬·桑達拉姆(1943-2024) 攝影:Sharad Shrivastava
據artforum中文網報道,變更了印度現代藝術格局的拓荒性藝術家和社會行動者維萬·桑達拉姆(Vivan Sundaram)近日在新德里去世,享年79歲。通過裝置、攝影、插畫、雕塑、記憶和繪畫等前言的藝術實踐,桑達拉姆探討與社會政治、流行文化與感知,以及影像和歷史相關的主題。桑達拉姆支援跨領域溝通和合作,以為藝術可以促成社會變革。
維萬·桑達拉姆于1943年出生于印度西姆拉,他的父親是印度獨立后首任法律秘書和首席選舉官員,母親是印度先鋒畫家阿姆利塔·謝爾-吉爾的妹妹。1965在巴羅達大學獲得繪畫學士學位后,桑達拉姆進入倫敦斯萊德美術學院吸取,1968年獲得研究生學位。1972年,他回到印度,開始藝術創作生涯,從諸如波普、超現實主義和抽象主義等差異類型中汲取靈感。1976年,運彩圈他成立了卡索里藝術中央和《藝術與思想》雜志,促進作家和藝術家之間的實驗性合作。他也是薩夫達·哈希米紀念基金會的創始人之一。
2024年,他的兩場五十年回首展差別在新德里基蘭藝術博物館和慕尼黑的藝術之家舉行。他也是為慶祝沙迦雙年展30周年創作新委任作品的30位藝術家之一。他的攝影新作《追求生命的六個站點》正在第15屆沙迦雙年展展出。
第15屆沙迦雙年展本年2月7日至6月11日舉辦,展覽是已故策展人奧奎·恩維佐(Okui Enezor)生前的最后一次計劃,他于2024年去世前構思了雙年展的主題歷史性地思索當下。
維萬·桑達拉姆之前回憶說:我是在1997年哈瓦那雙年展上熟悉奧奎·恩維佐的。他回應了我在創作中把個人、檔案和歷史元素聯系起來的方式,并在同年約請我加入約翰內斯堡雙年展。2024年,他在慕尼老虎機規則更新黑藝術之家舉辦了我的作品調研展(由Deepak Ananth擔任策展人)。我60年來的藝術創作都以斷裂為標志。我採用差異的語言、各種前言、影像檔案和歷史底細來創作,而那次展覽的主題便是《斷裂》。
上海|藝術家柴一茗
個展比喧嘩更孤單
柴一茗
4月8日至5月17日,比喧嘩更孤單——柴一茗作品展在梵赫德藝術空間舉辦,展出柴一茗的當代水墨作品。柴一茗1987年結業于上海商務專科學院設計系,致力于以中國畫的材料,表現超現實畫面,將當代元素與水墨風格相混合。柴一茗的當代水墨它是一種柴氏藝術語言的水墨花樣,是一種承載東方精神和自我表現為中央的表現性水墨。柴一茗的當代水墨的基礎是在意象美學范疇之內。藝術創作題材包羅萬象,有山水、花鳥、人物、街市等等。柴一茗運用單純的圖式通過筆、墨、紙、水自身的表現力將西方表現主義和中國傳統水墨,有趣地糅合在一起,使作品有著超現實的圖式技能和抽象的點線面的結合,突出了畫面的表現性老虎機app新手指南,具體的筆墨使作品在整體上展示內斂、靜穆,又有著一種詼諧的氣味。
啊呀,2024,155×23cm,紙本設色
柴一茗說:我愛獵奇,明清筆記,唐代傳奇,妖魔妖怪,神仙精靈,來形容人間生活真是再恰當不過了。人不便是矛盾體嗎,矛盾互為正反。做藝術的初衷不便是要獨立創新一些東西嗎?在心理上做藝術也是自我治愈,很多意識或潛意識都需要開釋出來,這樣能讓心靈輕松一點。
y的日常,2024,36×17cm,綜合材料
在藝術評論家石建邦看來,柴一茗是天生的藝術家,筆下神出鬼沒,機趣縱橫,有百變千面的風姿樣貌。我熟悉老柴不覺也有十長年了,但至今仍搞不清他的繪畫路數究竟有幾多種,千變萬化,精靈離奇,是不是會給你一個驚喜。
北京|西泠印社副社長李剛田
《極簡中國篆刻史》出版,大家小書談篆刻
李剛田
澎湃新聞獲悉,人民美術出版社極簡中國藝術史系列叢書納新了一本書——《極簡中國篆刻史》。書法篆刻藝術家、理論家李剛田先生學養深厚,以其長年的藝術實踐形成自己的觀點,又以其長年做主編的文字修身,為讀者奉上言簡意賅卻又貫通古今的大家小書。書雖小,卻精選了從殷商到近代的700余幅精品印面。雖是極簡,卻將篆刻藝術的起源與發展深入淺出地說了個透明明了。
《極簡中國篆刻史》以無贅語、無枝蔓的文字,敘述中國古代印章的緣起、歷代印章制度及藝術格式的變化,宋、元以后書生參與篆刻藝術后的風格流派及典型性篆刻家。
李剛田 《極簡中國篆刻史》人民美術出版社
李剛田,號司工,室名寬齋,石魚齋,進京后為玉泉精舍。1946年3月生,河南洛陽人。幼承家訓醉心書法、篆刻,擅多種書體,以隸、行見長。現為西泠印社副社長,鄭州大學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中國書法》雜志主編,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獲第六屆書法蘭亭獎藝術獎。著有《篆刻初步》《隸書教程》《篆刻教程》等。
李剛田自幼從父兄吸取書法篆刻,受教于蘇州沙曼翁先生和青島蘇白先生。他擅長多種書體,以隸書、行書見長,所書作品縱橫伸展、意態俊邁。他的篆刻取資廣泛,從秦漢璽印到明清流派,都有差異水平的涉獵,更接納晚清印壇印外求印的理念,采擷各種文字素材入印,是現代篆刻的一大突破。
東京|音樂家坂本龍一
藝術參與社會,絕筆保衛樹木
坂本龍一
3月28日,日本音樂家坂本龍一去世,享年71歲。他留活著界最后的公眾講話,是對一個東京城市更新開闢項目的反對意見。該項目是明治神宮外苑的再開闢策劃,將砍伐包含有灌木在內的大概3000棵樹,此中高3米以上的樹共743棵。作為公益森林保衛組織More Trees的建議人之一,他終生都在積極倡導環保理念,呼吁人們提高對環境的保衛意識,用音樂為政治和社會疑問發聲。
2024年3月30日《產經體育報》
差異于大多明星避諱商量社會事件的做法,坂本龍一一直極度勇敢而堅持地表白自己的觀點和立場,他甚至由於日本社會疑問辦理不力而謝絕為東京奧運會配樂,記載片《終曲》中也紀實了他關懷著種種社會疑問的身影。談及運彩最低投注金額保衛樹木,很容易遐想到博伊斯提出以城市綠化取代城市控制這一口號,以及他的藝術項目7000棵橡樹。二者并無直接關聯,但卻是藝術家以自己的方式參與社會的最佳例證。
2024年,坂本龍一觀音·聽時藝術展在北京木木美術館(錢糧胡同館)對外展出。這是他首度在中內地地舉行的美術館個展。展覽中,一架在2024年東日本大地震海嘯的沖擊中幸免于難的鋼琴,掩映在忽明忽暗的光線中——令人不由得想起《圣誕喜悅,勞倫斯先生》中那句經典臺詞,遠方有一堆篝火,在為久候之人燃燒。
上海|ÁderOrsolya、吳林田
雙人聯盟展混合開幕
匈牙利藝術家ÁderOrsolya和中國藝術家吳林田雙人聯盟展覽Fusion《混合》4月7日在蘇州河邊的1908糧倉開幕。
來自匈牙利的藝術家ÁderOrsolya將繪畫與音樂、色彩與律動相混合,中國藝術家吳林田結合中國水墨與西方抽象藝術。ÁderOrsolya作品風格具實驗性,采用差異的前言材質進行創作,色彩與線條表現放肆,顯現了藝術家內心的高潮與爆發力。中國藝術家吳林田的高潮是內斂的,是東方式的,他深耕中國書生畫創作及研究泰西近當代藝術三十余年,致力于將傳統水墨與西方抽象藝術相融。兩位差異風格的藝術家的并置與碰撞,一東一西、一動一靜、一輕一重、一陰一陽,相輔相成,均衡而自洽。
展覽現場
現場
吳林田的創作樸素而回甘無限,化繁雜為簡約,筆墨構圖看似簡約,卻大膽而巧妙。藝術家ÁderOrsolya比年在表現前言的運用上,更自如和純熟,全新熒光系列作品配合豐富的圖式在時空中交錯、并置,混搭。混合藝術主題展的陳述中從而有了更多包容與開放的意味。
八號橋藝術空間1908糧倉,始建于1908年,原為中國通商銀行第二倉庫,后為民國大亨杜月笙的私人倉庫,歷經百余年而屹立。空間匯集倉、河、橋、磚、木元素,優良的藝術氛氣和獨特的空間結構讓它成為蘇州河畔一道靚麗風景。展覽將連續至4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