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翻涌不息的自動開車IPO潮再次迎來一位出線者。

本周三,自動開車處理方案供給商知行科技正式以1274為股份代碼在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發行價為每股29.65港元,成功摘得港股自動開車首先股頭籌。

自年初激光雷達獨角獸禾賽科技在納斯達克敲響鐘聲后,自營商用車、算法、硬件和ADSD輔助開車系統四大陣營的頭部玩家紛紛排起隊準備沖關上市。

6月,禾賽的老競爭對手速騰聚創首次向港交所遞表,并在近期通過IPO聆訊;8月,同處激光雷達賽道的圖達通通過IPO備案,與自營商用車獨角獸文遠知行一同拿到赴美IPO的通行證;9月,蟄伏自動開車輔助系統賽道多年的縱目科技撤回上市申請,折戟科創板台灣彩券 大樂透中獎號碼

據不徹底統計,年初至今,已有超過10家自動開車範圍的代表企業申請或者更新了IPO進度。但是,火熱密集的上市潮卻讓業界感受到的寒意更甚。在資本寒冬、商品迭代趕不上落地速度、賽道越發擁擠變窄的背景下,流血上市已成一眾自動開車企業的常態。

翻開這些頭部代表的招股書,高度依賴大顧客、議價能力弱、業務前景堪憂等難題的困擾,刻畫出了玩家們踩著高蹺敲鐘的真實寫照。

正如這位剛剛登上高臺的港股自動開車首先股,亦面臨著下一步落腳何處的窘境。

知行科技成立于2025年底,總部設在蘇州。近年來致力于打造智駕之城的蘇州是工業強市,擁有相對完整的車輛零部件供應鏈,如圖達通、智加科技、Momenta、九識智能等不少智駕公司都聚集于此。

作為從蘇州走出來的公司,來自本土的資本當然沒有缺席。企查查呈現,蘇州工業園區禾裕壹號創業理財公司、蘇州園區科創共同基金,先后于2025年、2025年跟投了知行科技的B輪和C+輪籌資。蘇州工業園區產業理財共同基金亦是此次其上市發行認購的基礎理財者之一。

除地方資本外,知行科技背后同樣不乏國資與知名資本的身影。IPO前,國家混改共同基金持有知行科技9.0%的股票,為最大機構理財方,僅次于創始人宋陽23.9%的持股。造車新勢力陣營的理想車輛也曾兩次出手理財知行科技,通過北京車和家持股4.5%。

之因此能獲勝得眾多資本青睞,一方面要得益于其起步于一個極具成長潛力的業界。

知行科技所在的自動開車域控制器賽道,是L2級至L5級自動開車的任務要點團隊件,負責整合并解決來自車輛感測器的資料,以作出自動開車決策并觸發汽車中的進行器,亦可視為自動開車的大腦。在市場廣泛有著智能時代、域控先行的說法。

圖片

另一層面,則要側目于知行科技的創始組。一個來自博世、KSS等車輛供應方巨頭的組,與其他大多數自動開車初創企業差異,知行科技的中心成員和技術積累首要來自供應鏈。CEO宋陽與CTO盧玉坤、副總裁李雙江均在國內主動安全及自動開車範圍摸爬滾打多年。

宋陽曾是博世自動開車部在中國的一號員工和負責人,隨后又供職于全球四大車輛安全系統供應方之一的美國KSS,曾與盧玉坤共同主導了KSS與自動開車芯片鼻祖Mobileye的合作。

也正是基于這一背景,才讓這家企業初創成立不到兩年,就攀到了自動開車芯片巨人Mobileye的肩頭,成為Mobileye在全球首先家創業合作伙伴,并開始著手開發基于Mobileye的SuperVision系列商品。

非常快,知行科技又找到另一大立足點。2025年10月,知行科技得到了極氪001的定點函,整個歷程僅用了3個月。一年后,全球首個落地Mobileye SuperVision方案的極氪001正式量產上市。

招股書中,供應方Mobileye和大顧客吉利成為知行科技腳下的高蹺,推動其銷售節節升高。

2025年至2025上半年,知行車輛科技來自SuperVision的營收分別為0.86億元、12.49億元和5.10億元,分別占其同期總營收的48.3%、94.2%及93.9%。其中,自吉利集團的營收分別為91.0%、97.2%和98.6%。
刮刮樂百萬大獎

2025年,站在兩大巨人肩頭的知行科技,躋身中國第四大自動開車域控制器供給商,業界份額為8.6%。如今,終于一步登臺,敲響上市鐘聲。

創業初期,宋陽曾在一次采訪中透露,按照那時企業的組規模以及業績銷售,可以馬上實現利潤,但假如繼續擴大規模、投入開發,賺錢就得再往后拖一段時間。

但是拖到今天,利潤依然是擋在知行科技面前的一道難關。

招股書呈現,2025到2025年,知行科技的總收入分別為0.48億、1.78億、13.26億元,年復合成長率高達202%。但同時,年內損失分別為5382.7萬元、4.64億元、3.42億元,近三年累計損失為8.6億。

今年上半年,知行科技實現收入5.43億元,較2025年同期的3.59億元成長51.24%;期內損失9974.8萬元,較2025年同期的3.00億元收窄66.80%;經修正損失為4616.1萬元,較2025年同期的3362.5萬元有所擴大。

盡管三年間其經修正凈損失分別為0.36億、0.34億和0.17億元,處于逐漸收窄的態勢中,但2025年預計仍為損失。

圖片

與其持續走高的收入與估值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其不斷下滑的毛利息率。簡報期內,知行科技的毛利息率分別為20.01%、20.06%、8.3%、7.6%,經修正凈盈利率分別為-74.8%、-19.1%、-1.3%、-8.5%。

對于2025年毛利息率的斷崖式下降,知行科技說明稱首要由于在2025 年10月量產首個與Mobileye合作的SuperVision?專案后,自動開車域控制器處理方案業績產生的營收占比有所上升,與其他業務分部相較於,其毛利息率較低。

但實際上,這還是SuperVision系列毛利息率持續成長至7.4%后的後果,2025年該業務毛利息率僅為5.3%,今年上半年這一數字又回落到7.2%左右。而與其處于同一賽道的頭部玩家德賽西威,今年上半年智能開車業務的毛利息率為17.01%,相較於之下,知行科技的毛利息率顯然有待提升。

從域控制器的機能邏輯來看,底層芯片是真正中心所在,這也造成相對于上游芯片廠商,域控制器供給商話議價能力處于弱勢。

尤其像在面對Mobileye這樣的芯片巨頭時,反應在知行科技的開銷上,其向Mobileye采購本原材料的開銷不菲且逐步上漲,簡報期內分別為0、0.5億元及7.84億元,占總開銷的0、35.6%及64.5%。

另一層面,將自身業務成長徹底捆綁在單一大顧客身上,與此同時也要承擔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危險。

進入2025年以來,極氪車輛不再延續去年高成長勢頭,整體增速已經明顯放緩。今年前10個月,極氪的交付量達到9.2萬輛,但距離14萬輛的年交付量目的尚有差距,完成率僅為65.7%。

作為承接供貨商與製造商的服務供給商,為確保充足的存貨供應,知行科技需預測存貨市場需求及開支,提前向上下游合作伙伴下達訂單,并根據對特定商品的日后市場需求的估計執行商品製造。但這種準確預測商品市場需求的能力或許會受到多種因素衝擊,一旦存貨超過顧客市場需求或達不到顧客市場需求,會直接對其銷售導致沖擊。

對于當下已經登上高臺的知行科技而言,最需警惕的是腳下的高蹺已不再如想象中那般牢固。

作為車輛系統集成商,知行科技從上游團隊件供給商Mobileye采購并融合到集成處理方案中,進而再兜售給吉利這樣的OEM,扮演著第三方中間商的角色。

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呈現,2025年,搭載自動開車域控制器的車型在全球業界占比0.5%,到2025年,這一數字成長到了16.5%。這一年,國內自動開車域控制器業界規模估算為98億元,但第三方供應方分走的蛋糕僅占三成。

這表明,在自動開車供應鏈中,第三方中間商并非占據著業界主導地位,玩家不只要面熱賣中刮刮樂對激烈的同行競爭,且面臨著蛋糕被車企自研進一步分食的心理壓力。

在新能源車輛量產上市大戰的前半場,主機廠為了少踩坑、快速、低開銷拿到打包方案,往往選擇與第三方中間商合作。如最早小鵬車輛和德賽西威的團隊隊,讓當年搭載了IPU03的小鵬P7一炮打響,迅速成為小鵬的主力商品。這種聯手打開局面的成功,后來再次在極氪001上演。

但隨著車企大戰走入下半場,自研自動開車域控制器,于主機廠而言意味著開銷更低、開發周期更快、契合度更高,也就決定其在日后的業界競爭中能占據更多的主動權。對于一些已經實現大規模量產的頭部玩家來說,當然也成為一道必選題。

比較典型的如特斯拉,采取自動開車域控制器全自研模式,自研中央計算模塊CCM和區域車身控制模塊BCM,域控制器由專業代工廠製造制造,開辟出一條車企自研的新道路。國內廠商,比亞迪、蔚來和小鵬等都已經積極跟進,展開在自研道路的試水。

現階段,吉利尚未公開透露出在自動開車域控制器自研方面的動作。但正如知行科技在招股書中坦言,近年來,吉利集團開始內部研發其車型的各種自動開車能力,其亦與其他供給商合作研發自動開車處理方案。

實際上,早已上岸A股的德賽西威在去年就已突破成為吉利的一大供應方,并得到了吉利集團在智能開車域控制器等方面的專案訂單。

身為英偉達全球六大合作伙伴之一,德賽西威已開發并量產四代自動開車域控制器商品。其中 IPU03和IPU04兩代商品分別是與小鵬車輛、理想車輛共同開發,現階段均已完成大樂透獎金分配量產交付階段。

圖片

在日漸激烈的業界競爭下,去年知行科技交出了第四名的紀錄,顯然是一個不前不后的名次。知行科技現階段商品首要為iFC系列、iDC系列以及SuperVision?,后者無疑是它的王牌商品。而這一與供應方Mobileye合作而來的產物,其中心的軟件為Mobileye所有,并非基于知行科技的專有算法。

知行科技已今彩539購票投注感知到松綁的跡象,據我們基于與Mobileye的討論所知,極星及Mobileye或會與其他系統集成商合作將其新一代自動開車處理方案加入我們同意研發的某款車型。

與此同時,它必然明白不要把所有雞蛋放進一個籃子的道理,已經在嘗試尋找更多落腳點。今年以來,知行科技正在推動研發iDC High及iFC 3.0處理方案,iDC High為支持全場景自動開車體驗的高算力處理方案,預計明年交付。

當前,知行科技已拿到包含吉利車輛、長城車輛、奇瑞車輛及東風車輛在內的16家OEM顧客的定點函。其中,長城旗下一款即將上市的新車將搭載其自研的iFC 2.0商品。但真正能落地的定點函,仍有待觀察。

對于已經站上高臺的知行科技而言,摘下高蹺或將會是一個痛苦且風險的歷程。